健康養身★黃文華:擔憂讓孩子吃進的不是營養素,而是更多致病的傷害

這些年我們吃的東西,說來令人擔憂,台灣民眾面對的,是一波又一波嚴重的食安危機。不止是外食族傷腦筋,自己在家煮飯以為吃下肚的東西,眼見為憑就安心,但偏偏食用油出狀況、豆製品也有疑慮,甚至蔬果的農藥殘留問題,漸漸地,對於要煮出健康的飯菜,也開始沒信心了。我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,每回只要看到又有食安問題爆發時,不免擔憂,讓孩子吃進肚子的難道不是營養素,反而是更多致病的傷害?!  尤其,台灣的美食小吃舉世聞名,有傳統菜色也有創意料理,原本應該是讓人津津樂道,但沒想到在美食背後隱藏這麼多不可告人的祕密,大家對於飲食的觀念,真的要改變,必須要有重新的認知!

《請你跟我這樣過》節目,在食不安心的環境下,更是有這樣的社會責任,節目中對於食品安全的議題,有更多深入地關注及探討,邀請到各界專家們深入說明,幫助大家消除疑慮,寓教娛樂的方式教導觀眾正確的飲食觀念。舉例來說,像食用油如何挑選、怎樣吃到最多的營養,或是要小心的各種地雷食品。尤其,譚敦慈老師的美味食譜,也是最吸睛的單元,只要懂得買對食材,方便又快速的烹調方式,就能完成營養又好吃的料理,每每讓人獲益良多。

如今,各個專家的寶貴經驗已經集結成書,都是最符合現代人飲食需求的內容,你我怎麼能錯過?聰明過生活,幸福多更多!開卷有益,祝福各位讀者都能吃出健康!

超視《請你跟我這樣過》節目主持人 黃文華

本文為《請你跟我這樣過 3 安心食:學專家正確挑菜、煮水、烹魚肉、無毒健康開心吃!》推薦序

黃文華:擔憂讓孩子吃進的不是營養素,而是更多致病的傷害  

食安危機年代裡,生活中的每個選擇,都該讓我們更安心!

給家人營養無毒的美味好食,是你我的渴望,

健康食材不健康,全是吃法、清潔方式有問題!

現在,讓我們一窺營養、食安、毒物專家的無毒餐桌,

看他們如何﹛正確﹜洗菜、煮水、烹煮海鮮肉類,你會發現,安心吃真的好簡單! 

【推薦序一】 追求健康,本書是你最有力的知識橋樑!/侯昌明

【審定序一】健康飲食不是難吃飲食/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 

【審定序二】了解食安及生活上的疑問,透過這本書迎刃而解!/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

【精彩摘文1】有沒有方法可以去除身體中已攝取到的化學物質?

【精彩摘文2】燕麥加牛奶,健康百分百?

【精彩摘文3】橄欖油真真假假,如何分辨買到的是不是好油? 

【精彩摘文4】使用鋁鍋真的會讓身體產生致命危害嗎?

【精彩摘文5】譚敦慈的安心食譜:南瓜海鮮濃湯

 

【審訂者簡介】

譚敦慈
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  護理師

 

劉怡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目前任職於臺安醫院

學經歷

台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

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 營養師

中華民國肥胖學會合格體重管理 營養師

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合格衛教 營養師

著作

《免挨餓×輕鬆瘦》、《美食好簡單》。

 

【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】

相關推薦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為幫助有復健需求的病人能加速復原成效,奇美醫學中心引進「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」,可望在新科技協助下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。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,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,若能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,但因復健是辛苦過程,許多病患因情緒等因素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,全台醫療量能上緊發條。由七家醫院組成的醫品病安聯盟舉辦年度成果發表會,分享中小型醫院在有限的人力、空間及資源下,透過緊急應變機制、強化感染管制作業、協助社區疫苗施打及促進員工復原等措施,保持一定照護量能品質,確保民眾健康,完成區域防疫守門員的任務。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36歲許小姐日前覺得開車時看不到對側和隔壁車道的來車,半夜起床上廁所也會有看不清楚的情形,於是至眼科看診。醫師檢查眼底發現許小姐的視網膜有很多色素斑點沈積,利用最新的視網膜電位圖確認她罹患了「視網膜色素病變」,也就是俗稱的夜盲症的一種。視網膜電位圖 診斷各種視網膜疾病新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王詩茜/綜合報導】64歲胃食道逆流女性病患被症狀困擾已長達10年,晚上睡覺時一躺平,胃酸就逆流上來,很難入睡,半夜也常被自己胃酸逆流沖到喉嚨而驚醒,影響睡眠品質。雖然在胃腸科安排了多次胃鏡檢查,都說是逆流性食道炎,醫師處方了被稱為胃食道逆流特效藥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給她,效果依然不佳。後來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